10月9日,水利厅召开培训视频会,总结了2019年我区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对汛后水旱灾害防御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今年汛期,广西平均降水量123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比去年偏多10%。先后发生10次洪涝灾害,其中受强降雨影响致灾7次,受台风影响3次,桂江、柳江、湘江、西江等145条河流407个站次出现超警洪水,具有局地降雨强度大、江河超警多、桂北地区重复受灾灾情重等特点。自治区水利厅先后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7次、Ⅲ级应急响应3次,派出防汛工作组42个,抢险专家组5个。我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紧紧围绕水情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安全度汛和防洪调度、防汛抢险专业技术支撑等职责,积极主动开展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实现了全区水库无一垮坝,堤防无一决口,充分发挥了水工程防洪保安全基础性作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显著。
自治区水利厅与气象局、水文中心进行会商,认为汛后我区出现大范围洪水灾害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冷暖空气、地形地貌等共同影响下出现局地强降雨并引发山洪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当前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偏少,水库总体蓄水略少于常年同期,部分县已发生气象干旱,局地发生较重干旱的风险较大。为此,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继续监视汛情旱情,科学应对及时处置,一旦有突发水工程险情或重要汛情和灾情,要安排人员迅速回到值班值守工作岗位;二是提前做好保水调度,做好抗旱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及时总结经验,抓好典型案例和调查研究工作;四是做好水利灾情统计和防洪减灾效益核算;五是提前抓好防洪调度基础工作;六是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及时发布预警;七是抓好水毁灾损修复和抗旱规划项目的推进工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